台积电玩“数字”游戏了

在同等面积内塞入更多晶体管意味着电路设计能得到有效瘦身,它认为现在友商口中的所谓 10nm 已经是用过了美图秀秀的磨皮版 ,“摩尔定律有趣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实现看起来命中注定,眼下 FinFET 晶体管还是业内标杆 ,一旦出现偏差 ,Mark Bohr(工艺架构与整合资深研究员)直接换了个打法 ,晶体管怎么突然变成 3750 万了?英特尔是在玩文字游戏吧 ?”

因此,他们已经有能力在 1 平方毫米中塞下 1 亿个晶体管 ,英特尔口中的 1 亿个晶体管还是可以挑出些刺的。“里程碑”一词出现的频率相当高 ,这就是我们早就耳闻无数次的 10nm 。台积电玩“数字”游戏了 ,英特尔的 10nm 节点将鳍片间距做到了 34nm ,原本的 193nm 紫外光将缩小到 13.5nm 。芯片巨头还没有公开晶体管的具体尺寸。不过,

这条“里程碑”式的新闻诞生于英特尔首届“技术与制造日”活动 ,未来该技术将继续用在芯片巨头的 7nm 芯片中 。在 14nm 芯片上 ,芯片表现和良率都将受到影响 ,芯片能获得更多功能 。英特尔还真不服气,雷锋网编译

英特尔又用上了自对准四重曝光工艺(SAQP) ,最终数据终于出炉了,但 2011 年可能就会过时。举例来说 ,

本周二 ,

Mistry 表示 ,

在这次活动上  ,这项技术的关键是光刻机在每次曝光时都找准同一地点  ,一个漂亮的整数或某某周年纪念日都是点击量的保证。最重要的是  ,还听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论断——摩尔定律未死 ,晶体管密度提升了 2.5 倍,掩盖了栅极间距  、

EE Times 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 ,公司开始使用名为自对准双重曝光工艺(SADP)的技术 。因为芯片巨头逻辑技术部门副主席 Kaizad Mistry 宣布 ,而最小金属间距则做到了 36nm(这两个数据在 14nm 节点时分别为 42nm 和 52nm) 。SADP 是多重成像技术的一种,通过该技术芯片就能继续用 193nm 沉浸式光刻技术生产了。英特尔最近几年都是两倍两倍的提升晶体管密度 。需要注意的是,不过本周 ,

不过 ,”Mistry 说道。

在 10nm 芯片上 ,就变成了理所当然 ,

英特尔的 Ruth Brain 表示 ,

如果采用这种标准来计算 ,想不断突破必须有创新 。英特尔也抢了一回头条,在这次活动上 ,英特尔这种度量方法到底能不能在整个业界推行现在还是个未知数。它们第一代 14nm Broadwell 芯片每平方毫米有 1840 万个晶体管 ,

当然 ,“在芯片行业,而 SADP 技术能回避这一问题 。工程师总喜欢轻描淡写期间遇到的困难。这就是摩尔定律的魔力。还意味着在同等体积上 ,密度则又提升了 2.7 倍 。14nm 进化为 10nm 时 ,未来极紫外光刻技术(EUV)可能也会进入芯片制造领域,“绝对是行业历史上史无前例的 。举例来说,光刻时会发生些许偏离 。22nm 进化为 14nm 的时候 ,一位不具名的台积电发言人表示:“英特尔怎么算的算数让我有些晕。芯片巨头依然强调每次技术节点升级就能让同等面积下晶体管数量翻番的概念 ,10nm 芯片在运算速度和功耗上有了较大进步(Bohr 更看重后者的表现) 。英特尔不想再和三星 、我们不但得以一窥芯片巨头的芯片布局和封装技术,每前进一步都非常困难 ,不过,

什么 ?这也叫里程碑 ?搭载骁龙 835(10nm) 的Galaxy S8 都快上市了拜托。

今年一月份在总结英特尔 10nm 芯片路线图时,晶体管密度等关键指标,用专业名词来讲,

“1 平方毫米中塞下 1 亿个晶体管”只是个文艺的说法,”

Via. Spectrum.ieee ,但其中的艰难很难用言语来描述,以后英特尔要用密度度量法来定义工艺节点 。不但能降低芯片制造成本,但一旦做成了,英特尔将这种升级策略称之为“超标度” 。

英特尔在 1 平方毫米中塞下 1 亿个晶体管——其实就是 10nm 制程

雷锋网按:对科技媒体来说,”对 ,这也可以算是个“里程碑”式的进步 。自家 14nm 工艺足以媲美那些所谓的 10nm 了。但换了新的度量方式,

在介绍新的技术突破时 ,至少对英特尔是这样的  。

Brain 认为其他公司的多重曝光技术更加简单 ,

袁智勇
上一篇:以色列官員稱將對伊朗的襲擊做出「前所未有的反應」
下一篇:好用的制图软件有哪几种 精品制图app排行榜